一、應用背景
在雄安新區的某智能溫室大棚中,一款采用人形機身+導航車設計的人形采摘機器人已投入作業,成功實現了串番茄的自動化采摘。該機器人憑借廣泛的采摘能力,適配串番茄等多種農產品采摘,其搭載的立體視覺系統、靈活的機械臂、仿人靈巧手及修枝剪等配置,結合遠程控制軟件與語音指令操作,能高效完成串番茄的動態巡檢與采摘。這一應用為雄安智慧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,是科技與農業融合的生動實踐,顯著提升了串番茄采摘效率與質量。
二、機器人核心特性與適配性
該機器人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串番茄采摘的需求,具備諸多適配特性。
1. 感知與識別方面,頭部的偉景自研立體視覺系統,可精準感知外界環境,識別串番茄,配合靈巧手引導機械臂抓取。頸部能左右旋轉、俯仰,擴大視野,獲取更多采摘環境信息,確保準確找到成熟串番茄。
2. 機械臂與手部設計極具優勢。單個機械臂有 7 個關節和 7 個自由度,肩部可側擺和旋轉,大臂、肘部、小臂能旋轉,活動靈活。左臂末端的靈巧手高度仿人,5 個手指、16 個關節、7 個自由度,能適應串番茄形態,實現柔性采摘,避免損傷果實。手部的 2 個 Mark 點,結合眼部視覺系統的手眼伺服技術,可實時定位和追蹤靈巧手,保障采摘動作精準。右臂末端的專業修枝剪和 Mark 點,能剪切果梗等枝葉,輔助采摘,保證串番茄完整性,提升采摘效率。
3. 腰部與升降機構作用顯著。腰部連接上身和升降機構,2 個自由度的旋轉和俯仰動作,可調整機器人姿態,擴大活動和采摘范圍。最大 500mm 行程的上下升降功能,能適應不同高度的串番茄,增強了機器人的靈活性、緊湊性、穩定性和安全性。
4. 移動與承載能力方面,采摘車負載達 150kg,可裝 2 個采摘籃,滿足串番茄采摘的承載需求。車頭車尾的視覺系統掃描前后環境,支持在地面或導軌上移動,方便在溫室大棚內穿梭作業。
三、工作流程
1. 移動操控:機器人啟動后,開啟采摘遠程控制軟件,精準控制車體旋轉角度、行進方向和速度,將機器人移動至溫室導軌,確保其處于合適的作業起始位置。
2. 動態巡檢:發出 “動態巡檢” 語音指令,機器人沿導軌自動移動,利用頭部視覺系統和頸部的視野擴展功能,持續檢測周圍串番茄,當發現成熟串番茄后自動暫停。
3. 采摘番茄:發出“采摘番茄” 語音指令,機器人左臂靈巧手依據視覺系統定位,精準抓取串番茄果實,隨后右臂修枝剪剪斷果梗,最后左手將串番茄放入采摘籃中,完成一次采摘作業。
四、應用成效與價值
1. 果實保護:仿人靈巧手的柔性采摘和修枝剪的精準剪切,最大程度減少了對串番茄的損傷,保證了果實的完整性和品質,提升了商品價值。
2. 節省成本: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,降低了人工采摘的勞動力成本,相比人工采摘,機器人可連續作業,減少 50% 以上的勞動力需求,同時因采摘效率提高和果實損傷減少,間接增加了種植戶的收益。
3. 推動智能化發展:該機器人在雄安溫室大棚的應用,為當地農業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實踐經驗,促進了智慧農業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。